咨询电话0512-56885200 网站首页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

益体验丨他放弃博士学位,要做的这件事又小又美

作者: 发布时间:2018/12/11 9:22:57 浏览次数:

我来访微澜图书馆的这天,图书馆里站满了学生,他们有的在书架上发现了自己中意的偶像,兴奋地叫着他们的名字,有的则迅速拎出两本登记借阅。志愿者李宁宁告诉我:“明显感觉到孩子阅读的那扇窗在打开。”这个图书馆就是为了让流动儿童能够进行长期、稳定地阅读而建立的。

体验官 | 秦宽

腾讯谷雨特约撰稿人,香港浸会大学硕士,曾任职于香港01、新京报等媒体。

编辑 | 秦旭东

体验项目 | 流动儿童微澜图书馆

体验时间 | 2018年11月13日-11月17日

下午三点半,北京大兴区忠诚学校放学了。教室里发出挪桌子的声响,孩子们三五成群,从学校的各个角落跑出来。

这天是2018年11月13日,雾霾很大。天气预报说,北京迎来了首个重污染日。但这没有影响孩子们的心情,下课铃响后,踢毽子的,打乒乓球的,追逐赛跑的,一下子涌向了操场。

学校右侧是一排平房,不时有人结伴走进去,满意地捧着几本书出来。那是我和岳毅桦约见的地方——第8号微澜图书馆。

这是一座由半间教室改装而成的图书馆,面积很小,占地16块瓷砖。馆内的图书虽然不多,但类型丰富。从6岁儿童读的《丁丁历险记》到10岁孩子的《植物大战僵尸》,再到法国作家菲利普·贝松的《十月的孩子》,各种学龄儿童的书籍满满当当,不一而足。

自2018年4月图书馆成立后,它已为这所打工子弟学校9个年级、736名学生提供了持续的阅读服务,全校历史总借阅量达8300多本次,平均每个孩子的阅读量达11本之多。

这天下午,图书馆里站满了学生,他们自觉在书架面前选书、排队,并扫码借书。有的在书架上发现了自己中意的漫画偶像,兴奋地叫着他们的名字:淘气包马小跳、历险的丁丁。有的则迅速拎出两本,跑去登记借阅。

就像“风起于青萍之末,浪成于微澜之间”,新公民计划副总干事兼项目负责人之一的岳毅桦告诉我,他们希望,通过建立微澜图书馆,一点一点改善中国流动儿童的阅读现状。截至目前,新公民计划已开设了26座微澜图书馆,其中23座设于北京的打工子弟学校和社区,1座于长沙,另两座图书馆刚刚完成开荒工作,设于广州。

打开孩子们阅读的那扇窗

我第一次探访微澜图书馆是在11月9日,地点是位于北京南四环十八里店乡的博文学校。

清晨七点半,我从北四环大屯站搭乘地铁5号线出发,16个站后到刘家窑换乘地铁。抵达南三环后,再转乘通往房山的839号汽车,20分钟后到站。马路对面是十八里店构件厂的入口,我一路走,两旁是由KTV娱乐城改装成的瓷砖厂,“世纪辉煌娱乐城”四个字,已变成了“世纪军皇娱乐成”。水沟散出一股恶臭,路旁是破旧的小店,和挂满内衣裤的职工宿舍。

“这是学校吗?”我问。

有保安从值班室里走出来,端着水杯,睡眼惺忪地回答我:“是的。”

上午10点半,刚刚结束一堂课,孩子们三三两两地从教室走出来,不约而同地走到图书馆。值班的管理员叫李宁宁,大高个儿,说话爱笑,聊起微澜带给孩子们的变化,她镜片背后,眼睛放着光。

曾在IBM、埃森哲等多家外企工作的李宁宁是职场上的女强人,2018年4月加入微澜,做博文学校图书馆的志愿者。8个月过去,她说,“明显感觉到孩子阅读的那扇窗在打开。”